在我國,地震災害是嚴重威脅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主要自然災害之一。建國以來,我國因地震災害死亡的人數占各種自然災害死亡人口總數的54%。20世紀世界上兩次造成死亡20萬人以上的特別嚴重地震災害全都發生在我國。地震災害也是制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唐山大地震頃刻之間把一個工業發達的唐山市夷為平地,造成上百億元直接經濟損失。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的8.0級大地震,共遇難6.9萬余人,直接經濟損失達8千多億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自建國以來影響最大的一次地震。我市歷史上也曾經發生過3次5級以上的強有感地震,2006年間又接連兩次發生較強有感地震群,最大震級ML4.6級,累計受災人口十幾萬人,給我市造成了巨大的經濟財產損失。
我國地震工作者曾經成功地預報了1975年2月4日發生的海城7.3級大地震,挽救了數萬人的生命,減少了數十億元的經濟損失,創下了人類歷史上首次地震預報成功取得減災實效的范例。然而,人類對地震的認識還相當有限,準確預報地震尚是世界性難題,頻繁發生的一次次地震仍然造成了重大的人員傷亡和巨大的經濟損失。而造成損失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建筑物的倒塌、次生災害的發生以及人們科學防震、避震知識的缺乏。地震的發生難以避免,但只要做好地震監測、震害防御和救災工作,就有可能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所造成的損失。希望通過這本小冊子,讓讀者能夠了解地震的一些基本知識、地震來時應如何避震,從而提高防震、抗震意識、科學避震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一旦突發地震,能處驚不亂,應對自如。